一类试剂,即必需品种,有225种。
二类试剂几乎应用于一切领域,大约有1800~2000个品种。
三类试剂大约有3000~6000个品种。
在我国,采用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三个级别表示的化学试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原化工部部颁标准,共计225种。
这225种化学试剂以标准的形式,规定了我国的化学试剂含量的基础。其它化学品的含量测定都是以此为基准,通过测定来确定其含量。
因此,这些化学试剂的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
同时,这225种化学试剂由于用途极为广泛而成为基本品种。这225个品种在化学试剂目录中均已标注。
优级纯(一级品GR,绿标签): 主成分含量很高、纯度很高,适用于精确分析和研究工作,有的可作为基准物质。
分析纯(二级品AR,红标签): 主成分含量很高、纯度较高,干扰杂质很低,适用于工业分析及化学实验。
化学纯(三级品C.P.,蓝标签): 主成分含量高、纯度较高,存在干扰杂质,适用于化学实验和合成制备。
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
99.99%>99.9%>99.5%>99%
一类是对化学试剂进行分级:
不包括基准试剂的话有178种
1 丙酮 Ⅱ、Ⅲ
2 乙酸(冰醋酸) Ⅰ、Ⅱ、Ⅲ
3 盐酸 Ⅰ、Ⅱ、Ⅲ
4 硝酸 Ⅰ、Ⅱ、Ⅲ
5 草酸 Ⅰ、Ⅱ、Ⅲ
6 高氯酸 Ⅰ、Ⅱ
7 磷酸 Ⅰ、Ⅱ、Ⅲ
8 硫酸 Ⅰ、Ⅱ、Ⅲ
9 乙醇(无水乙醇) Ⅰ、Ⅱ、Ⅲ
10 甲醇 Ⅱ、Ⅲ
11 氨水 Ⅱ、Ⅲ
12 四水合钼酸铵(钼酸铵) Ⅱ、Ⅲ
13 过硫酸铵 Ⅱ、Ⅲ
14 苯 Ⅱ、Ⅲ
15 四氯化碳 Ⅱ、Ⅲ
16 三氯甲烷 Ⅱ、Ⅲ
17 乙醚 Ⅱ、Ⅲ
18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Ⅰ、Ⅱ、Ⅲ
19 甲醛溶液 Ⅱ、Ⅲ
20 丙三醇 Ⅱ、Ⅲ
21 30%过氧化氢 Ⅰ、Ⅱ、Ⅲ
22 碘 Ⅱ、Ⅲ
23* 氯化汞 Ⅱ、Ⅲ
24 溴化钾 Ⅱ、Ⅲ
25* 重铬酸钾 Ⅰ、Ⅱ、Ⅲ
26 氢氧化钾 Ⅰ、Ⅱ、Ⅲ
27 碘化钾 Ⅰ、Ⅱ、Ⅲ
28 高锰酸钾 Ⅰ、Ⅱ、Ⅲ
29 硝酸银 Ⅰ、Ⅱ、Ⅲ
30 氢氧化钠 Ⅰ、Ⅱ、Ⅲ
3l 氯化亚锡 Ⅱ、Ⅲ
32 硼酸 Ⅱ、Ⅲ
33 发烟硝酸 Ⅱ
34 乙醇(95%) Ⅱ、Ⅲ
35 草酸铵 Ⅰ、Ⅱ、Ⅲ
36 硫酸铵 Ⅱ、Ⅲ
37 三氯化锑 Ⅱ、Ⅲ
38 偶氮胂Ⅲ[2,7—双(2—苯砷酸—1—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 Ⅱ
39 十水合四硼酸钠(四硼酸钠) Ⅰ、Ⅱ、Ⅲ
40 氯化镉 Ⅱ、Ⅲ
41 六水合氯化钴(氯化钴) Ⅱ、Ⅲ
42 六水合硝酸钴(硝酸钻) Ⅱ、Ⅲ
43 七水合硫酸钴(硫酸钻) Ⅱ、Ⅲ
44 二水合氯化铜(氯化铜) Ⅱ、Ⅲ
45 氯化亚铜 Ⅱ、Ⅲ
46 硝酸铜 Ⅱ、Ⅲ
47 氧化铜(粉状) Ⅱ、Ⅲ
48 线状氧化铜 Ⅱ
49 硫酸铜 Ⅱ、Ⅲ
50 氯金酸(氯化金) Ⅱ
51 氯化羟胺(盐酸羟胺) Ⅰ、Ⅱ、Ⅲ
52 氯化锂 Ⅱ、Ⅲ
53 汞 Ⅱ
54* 黄色氧化汞 Ⅱ、Ⅲ
55 六水合氯化镍(氯化镍) Ⅰ、Ⅱ、Ⅲ
56 硝酸镍 Ⅰ、Ⅱ、Ⅲ
57 六水合硫酸镍<硫酸镍) Ⅰ、Ⅱ、Ⅲ
58 过二硫酸钾(过硫酸钾) Ⅱ、Ⅲ
59 草酸钠 Ⅰ、Ⅱ
60 乙酸酐 Ⅱ、Ⅲ
61 柠檬酸 Ⅰ、Ⅱ、Ⅲ
62 异戊醇(3—甲基—1—丁醇) Ⅱ、Ⅲ
63 DL—丙氨酸生化试剂
64 正丁醇 Ⅱ、Ⅲ
65 硫酸铝 Ⅱ、Ⅲ
66 磷酸氢二铵 Ⅱ、Ⅲ
67 磷酸二氢铵 Ⅱ、Ⅲ
68 偏钒酸铵 Ⅱ、Ⅲ
69 乙酸异戊酯 Ⅱ、Ⅲ
70 碳酸钙 Ⅱ、Ⅲ
71 活性炭 Ⅱ、Ⅲ
72 还原铁粉 Ⅱ、Ⅲ
73 三氯化铁 Ⅱ、Ⅲ
74 七水合硫酸亚铁(硫酸亚铁) Ⅱ、Ⅲ
75 顺丁烯二酸酐 Ⅱ、Ⅲ
76 碳酸钾 Ⅰ、Ⅱ、Ⅲ
77 磷酸氢二钾 Ⅱ、Ⅲ
78 磷酸二氢钾 Ⅱ、Ⅲ
79 焦硫酸钾 Ⅱ、Ⅲ
80 硫酸钾 Ⅱ、Ⅲ
81 二水合柠檬酸三钠(柠檬酸三钠) Ⅱ、Ⅲ
82 磷酸氢二钠 Ⅰ、Ⅱ、Ⅲ
83 磷酸钠 Ⅱ、Ⅲ
84 四苯硼钠 Ⅱ、Ⅲ
85 磷酸三丁酯 Ⅱ、Ⅲ
86 五氧化二钒 Ⅰ、Ⅱ、Ⅲ
87* 三氧化二砷 Ⅰ、Ⅱ、Ⅲ
88 三氧化铬 Ⅱ、Ⅲ
89 乙二胺四乙酸 Ⅱ、Ⅲ
90* 重铬酸铵 Ⅱ、Ⅲ
91 硫酸铁(Ⅲ)铵 Ⅱ、Ⅲ
92 六水合硫酸铁(Ⅱ)铵(硫酸亚铁铵) Ⅱ、Ⅲ
93 1,4—二氧六环 Ⅱ、Ⅲ
94 1,2—二氯乙烷 Ⅱ、Ⅲ
95 乙二胺 Ⅱ
96 50%硝酸锰溶液 Ⅱ、Ⅲ
97 一水合硫酸锰(硫酸锰) Ⅱ、Ⅲ
98 氯酸钾 Ⅱ、Ⅲ
99 铬酸钾 Ⅰ、Ⅱ、Ⅲ
100 六氰合铁(Ⅲ)酸钾(铁氰化钾) Ⅱ、Ⅲ
101 六氰合铁(Ⅱ)酸钾(亚铁氰化钾) Ⅱ、Ⅲ
102 硝酸钾 Ⅰ、Ⅱ、Ⅲ
103 亚硫酸氢钠 Ⅱ、Ⅲ
104* 重铬酸钠 Ⅱ、Ⅲ
105 硫代硫酸钠 Ⅰ、Ⅱ、Ⅲ
106 硫脲 Ⅱ、Ⅲ
107 甲苯 Ⅱ、Ⅲ
108 脲(尿素) Ⅱ、Ⅲ
109 二甲苯 Ⅱ、Ⅲ
110 酒石酸 Ⅱ、Ⅲ
111 乙酸铵 Ⅰ、Ⅱ、Ⅲ
112 苯胺 Ⅱ、Ⅲ
113 乙酸丁酯 Ⅱ、Ⅲ
114 环己酮 Ⅱ、Ⅲ
115 乙酸乙酯 Ⅱ、Ⅲ
116 葡萄糖 Ⅱ、Ⅲ
117 六次甲基四胺 Ⅱ、Ⅲ
118 硝基苯 Ⅱ、Ⅲ
119 四水合酒石酸钾钠(酒石酸钾钠) Ⅰ、Ⅱ、Ⅲ
120 三水合乙酸钠(乙酸钠) Ⅰ、Ⅱ、Ⅲ
121 无水乙酸钠 Ⅰ、Ⅱ、Ⅲ
122 碳酸氢钠 Ⅰ、Ⅱ、Ⅲ
123 无水硫酸钠 Ⅱ、Ⅲ
124 无水亚硫酸钠 Ⅱ、Ⅲ
125 蔗糖 Ⅱ、Ⅲ
126 甲酸 Ⅱ、Ⅲ
127 氢氟酸 Ⅰ、Ⅱ、Ⅲ
128 五氧化二磷 Ⅱ、Ⅲ
129 邻苯二甲酸酐 Ⅱ、Ⅲ
130 氟化氢铵 Ⅱ、Ⅲ
131 氟化铵 Ⅰ、Ⅱ、Ⅲ
132 石油醚 Ⅱ
133 氧化镁 Ⅱ、Ⅲ
134 邻苯二甲酸氢钾 Ⅱ
135 二水合氟化钾(氟化钾) Ⅱ、Ⅲ
136 吡啶 Ⅱ、Ⅲ
137 无水碳酸钠 Ⅰ、Ⅱ、Ⅲ
138 氟化钠 Ⅰ、Ⅱ、Ⅲ
139 无砷锌 Ⅱ
140 氧化锌 Ⅱ、Ⅲ
141 氢溴酸 Ⅱ、Ⅲ
142 十二水合硫酸铝钾(硫酸铝钾) Ⅱ、Ⅲ
143 氯化铵 Ⅰ、Ⅱ、Ⅲ
144 硝酸铵 Ⅰ、Ⅱ、Ⅲ
145 硫氰酸铵 Ⅱ、Ⅲ
146 碳酸钡 Ⅱ、Ⅲ
147 氯化钡 Ⅰ、Ⅱ、Ⅲ
148 硫酸钡 Ⅱ、Ⅲ
149 溴 Ⅰ、Ⅱ、Ⅲ
150 硫氰酸钾 Ⅰ、Ⅱ、Ⅲ
151 溴化钠 Ⅱ、Ⅲ
152 硫氰酸钠 Ⅰ、Ⅱ、Ⅲ
153 5—磺基水杨酸 Ⅱ、Ⅲ
154 丁二酮肟(二甲基乙二醛肟) Ⅱ
155 三水合乙酸铅(乙酸铅) Ⅱ、Ⅲ
156 氯化镁 Ⅰ、Ⅱ、Ⅲ
157 硫酸镁 Ⅰ、Ⅱ、Ⅲ
158 氯化钾 Ⅰ、Ⅱ、Ⅲ
159 氯化钠 Ⅰ、Ⅱ、Ⅲ
160 硝酸钠 Ⅱ、Ⅲ
161 亚硝酸钠 Ⅱ、Ⅲ
162 结晶四氯化锡 Ⅱ、Ⅲ
163 氯化锌 Ⅱ、Ⅲ
164 七水合硫酸锌(硫酸锌) Ⅱ、Ⅲ
165 溴酸钾 Ⅱ、Ⅲ
166 碘酸钾 Ⅰ、Ⅱ
167 硝酸钡 Ⅱ、Ⅲ
168 六水合硝酸锌(硝酸锌) Ⅱ、Ⅲ
169 硝酸锶 Ⅱ、Ⅲ
170 八水合氢氧化钡(氢氧化钡) Ⅱ、Ⅲ
171 硝酸铅 Ⅱ,Ⅲ
172 环己烷 Ⅱ、Ⅲ
173 二氯甲烷 Ⅱ、Ⅲ
174 N,N—二甲基甲酰胺 Ⅱ、Ⅲ
175 异丙醇 Ⅱ、Ⅲ
176 2,4—二硝基苯肼 Ⅱ
177 36%乙酸 Ⅱ
178, 4—甲基—2—戊酮(甲基异丁基甲酮) Ⅱ、Ⅲ